管樁分類管樁按外徑分為300毫米、350毫米、400毫米、450毫米、500毫米、550毫米、600毫米、800毫米和1000毫米等規格,實際生產的管徑以300毫米、400毫米、500毫米、600毫米為主。目前以直徑400、600外徑為主,管樁全是工廠化生產,常用節長8-12米。
管樁按樁身抗裂彎矩的大小分為A型、AB型和B型。A型的有效預應力約為3.5-4.2Mpa,AB型為5.0Mpa,B型約為5.5-6.0Mpa,一般管樁有4-5Mpa的有效預應力,打樁時樁身混凝土可有效地抵抗仃樁拉應力,所以,對于一般的建筑工程,選用我國規定的A或AB型的管樁就可以。 每節管樁都有出廠標記,表示在管樁表面距端頭1.0米左右的地方。
主要區別 A型和B型樁身豎向承載力幾乎是一樣的,只不過AB型抗彎性能比A型好,要穿過堅硬土層時在較大的錘擊力下也不至于打碎,對于靜壓施工來說,同樣彎曲度的情況下,A型比AB型更容易被壓斷。
A樁和AB樁主要區別簡單講就是鋼筋用量不一樣,例如:外徑300mm樁,壁厚70mm單節樁長11米以內要求A樁鋼筋6Φ7.1而AB樁為6Φ9.0,可見AB樁的鋼筋分布比較密!同樣情況下B樁為8Φ9.0,C樁為8Φ10.7,可見鋼筋量都不一樣。顯然用量越大,樁的抗壓值越大。實際設計必須參照地質資料和上部荷載確定樁的類型和設計樁長。
形式十字型、圓錐型和開口型。十字型和圓錐型也稱閉口型。
沉樁方法
管樁沉樁方法有多種,在我國國內施工過的方法有:錘擊法、靜壓法、震動法、射水法、預鉆孔法及中掘法等,而以靜壓法用得最多。靜力壓樁機又可分為頂壓式和抱壓式,抱壓式是樁機的夾板夾緊樁身,依靠持板的摩擦力大于入土阻力的原理工作,靜力壓樁機最大壓樁力可達5000-6000kN,可將直徑500、600的預應力管樁壓到設計要求的持力層,從而大大推動了預應力管樁的應用和發展。